用药部位:树皮 性味:苦,寒。 功效主治:清热燥湿,泻火除蒸,解毒疗疮。用于湿热泻痢,黄疸,带下,热淋,脚气,痿{辟},骨蒸劳热,冷汗,遗精,疮疡肿毒,湿疹瘙痒。 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
用药部位:根茎 性味:苦,寒。 功效主治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用于湿热痞满,吐逆吞酸,泻痢,黄疸,高热神昏,心火亢盛,心烦不寐,血热吐衄,目赤,牙痛,消渴,痈肿疔疮;外治湿疹,湿疮,耳道流脓。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。用于目赤,口疮。 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
用药部位:根 性味:甘,平。 功效主治: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协调诸药。用于脾胃虚弱,疲倦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 注重:不宜与京大戟、芫花、甘遂同用。 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
用药部位:根 性味:苦、酸,微寒。 功效主治:平肝止痛,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。用于头痛眩晕,胁痛,腹痛,四肢挛痛,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,冷汗。 注重:不宜与藜芦同用。 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
用药部位:根 性味:苦,寒。 功效主治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用于湿温、暑温胸闷呕恶,湿热痞满,泻痢,黄疸,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,血热吐衄,痈肿疮毒,胎动担心。 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
用药部位:块根 性味: 鲜地黄:甘、苦,寒。 生地黄:甘,寒。 功效主治: 鲜地黄: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。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发斑发疹,吐血,衄血,咽喉肿痛。 生地黄:清热凉血,养阴,生津。用于热病舌绛烦渴,阴虚内热,骨蒸劳热,内热消渴,吐血,衄血,发斑发疹。 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